张力所存在的地方,就是需求所在
产品是矛盾统一论的实例。
例子:
桌面宠物
- 理性 vs 感性 => 在理性的情景中,添加感性元素
- 紧张 vs 放松 => 在紧张的情景中,注入放松元素
那么这个例子反过来,也是可以的:
日记数据化
- 理性 vs 感性 => 在感性的情境中,添加理性元素
- 混乱 vs …
无垠的太空中,传来宇宙的轰鸣
大家好,我是一个喜欢阅读、思考以及交流的人。
最近在 AI 辅助编程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
我评测过很多产品,写过很多行业预测,写了不少 Prompt,开发了 4 个 Emacs Package。
产品是矛盾统一论的实例。
例子:
桌面宠物
那么这个例子反过来,也是可以的:
日记数据化
终于实现了,在 org-mode 里直接嵌入视频、PDF、网页等多媒体内容了。
功能
支持在 Org-mode 中嵌入各种视频平台的视频 支持在 Org-mode 中嵌入任意网页 支持在 Org-mode 中嵌入 PDF 文件 模块化设计,易于扩展支持更多内容类型
支持的视频平台
YouTube …
由于自己开发了一个叫 org-supertag 的 Emacs 插件,一直在思考:
总之,结合最近的思考,我给 org-supertag 开发了新的功能,对以上这 3 个问题进行了回应: …
因为用 cursor 经常爆仓,所以也订了 Windsurf。
但后来很少用 Windsurf,因为之前 agent 模式用着有点难受,尤其一份源文件突破 500 行代码的时候,它就开始乱看跟乱搞了。
你都不知道给它添加 context 的意义是什么,经常偷懒不看,即便明确指明某处代码需要参考都无 …
这两天流行一张图,将如何给推理型大模型写 Prompt,主要分为 4 部分:
刚好今天在群里朋友们讨论起,到底 Prompt 还有无必要,我觉得有必要:
基本的 context 是必须的,因为 AI 只会通过概率,以最常用的视角给 …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yibie/float-narrow-indirect
在 Emacs 中同时查看、对比或编辑文件的多个部分时,传统的分屏方式可能会让屏幕变得拥挤。float-narrow-indirect 提供了一个优雅的解决方案——它能让你将选中的文本区 …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yibie/Copy-as-org-mode-chrome
https://github.com/yibie/Lex-Fridman-Podcast/
刚刚升级了脚本,清理了无关的内容,包括赞助人之类的。
电影界的大部分导演在处女作的时候基本会把自己知道或者想要尝试的所有技法都尽量用到作品里去。
我觉得这个通病不光是导演才会有,只要是制作什么东西的人,在对待第一个作品的时候,都会有处女作通病。
https://github.com/yibie/hugo-theme-deck
org-luhmann 受到两位 emacs 圈著名的开发者 Star, 一位是开发了 org-tranclusion 的 nobit,一位是 magit 的开发者 tarsius,哈哈哈
org-luhmann 发布,一个给 org-headline 添加卢曼式笔记编号的工具,它的特点在于基于情境,让用户进行选择,而不是自动化编号
org-supertag 2.0.0 版本发布,增加了定时任务,增加移动节点的用户交互命令,在行为系统里增加行为定义模板变量
org-supertag 登陆 Hacker News 首页,获得 84 个 Upvote,同日 org-supertag 的 Star 数达到 100
org-supertag 正式发布 1.0,添加了行为系统,可以组成自动工作流
org-supertag 上线,发布到 Reddit,得到了鼓励和支持
与 Emacs 群友 Eval Exec 面基,反应很敏锐,做什么都速度感很强,指尖在 Emacs 上跳跃,行云流水
将 org-zettel-ref-mode 升级到 0.5,支持高亮标记,以及更换了笔记的样式
将 org-zettel-ref-mode 升级到 0.4,增加了管理源文件的可视化面板, 非常好用
为本博客添加评论系统 Waline
为博客添加 Friends, 存放友情链接 (或者说, 朋友的博客)
发布一个新的 emacs 包 pos-tag-highlight, 对英文段落里的动词, 介词进行加粗, 以提高英语的阅读效率
Working on improving the Hugo Theme Deck documentation and adding more example posts to demonstrate different column styles. 🚀
近期更换了学习 lisp 的教材,进度可喜可贺,虽不能独立写出 package,然而在看 lisp 的代码时,开始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知道是什么顺序,大概会是什么作用。如果不知道,还可以直接查询函数。
近期的学习教材主要是《Practical Common Lisp》,我认为它的安排很好,一上来先教 …
几年前,我曾经和阿薰来过南头古城,参加深港双年展。当时,南头古城的旧改开发,只有瓮城到县衙中间的一条直街有一些新鲜铺子。现在整个南头古城,一横一竖,变化非常大,已经变成了各类新鲜业态的集中地,各类小吃不必提,一个个小小的咖啡馆各具特色,还有古着店、设计买手店、独立设计师店等等,让南头古城充满了潮流气 …
前两天,香港珍宝舫在南海沉没。满大街的媒体标题写着「一个年代远去」的感叹。2020 年开始的疫情风暴,锤死多少洋洋自得,飙升的法拍房数量背后是难以启齿的难堪,不再敢提起光荣与梦想。活下去吧,活下去吧,几乎每个人都在说。
这个国家和民族走入中年,就在 2020 年。曾经,红蓝黄绿紫,世界多姿彩。少年不 …
最近又出了一本关于苹果的新书,叫《After Steve》,主要内容整理自对 Jony Ive 访谈,知名科技评论家阑夕总结了这本书的内容:
财经记者 Tripp Mickle 出版了一本报道苹果公司的新书「乔布斯之后」(After Steve),小标题就更直率了,是「苹果如何成为一家价值万亿美元 …
来自即刻用户 Luuuuk
我之前写过一篇《叙事经济学》的读后感,meme 总被翻译成「谜因」等看上去高大上的词汇,但所实话的,除了提升了理解的难度之外,我完全看不出信雅达在哪里。
今天在即刻上看到 Luuuuk 对「文学是一种传播元素」的诠释,我突然发现「梗」,就是 meme 最恰当的「中文 …
我的确是一个不太会社交的人,朋友的生日也记不住许多。但自从去年,好朋友陈鲨鱼在即刻上 @ 了我一个关于跨境电商的问题,而我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制作了一张图片,发布到即刻上之后,猛然增加了许多关注。现在,已经积累到 1449 人。
因此,我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欲望被大大激发了,一天高产时可输出 3-4 …